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202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题培训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9-15 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不断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师理论修养和教学科研水平,全面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9月11-12日,校党委宣传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202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题培训。校党委副书记方向明出席开班仪式并发表讲话,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多位专家学者受邀作专题分享,开班仪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郑群雄主持。

方向明在讲话中指出,本次培训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的重要举措,旨在帮助思政课教师全面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切实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方向明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提出三点指导建议:一是要树立标杆意识,充分发挥国家级人才作用和浙江“三地一窗口”区位优势,用好鲜活案例,增强思政教育自信;二是要聚焦上好思政课,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有效引导和管理好学生;三是要加强团队建设,发挥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推进跨部门、跨学院协同合作,形成育人合力,真正实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目标。

在专家分享环节,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围绕思政课改革创新作了深入交流。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强调科研支撑教学,倡导课题申报坚持问题导向与团队协作;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建青分享了“AI思政课一点通”垂域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升级;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红娟从教学与科研相长的角度,鼓励教师勇于申报课题、强化价值引领;浙江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倪海飞提出思政教育要更有效地传递信息与价值,增强时效性、稀缺性、针对性和建设性;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坤提出以问题引导、学理分析和情感浸润增强课堂吸引力;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骊主要介绍了国家一流思政课程建设经验,强调重塑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活动;浙江工商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杨帅分析了学科竞赛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倡导以赛促教、服务学科发展;浙江工商大学数字化办公室主任徐斌系统阐述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的“教—学—评”三维模型,强调AI辅助价值与风险防范,推动思政课精准化、智慧化发展;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邓弋威结合教学竞赛经验,指出思政课须具备高阶性、学理性和创新性。

本次培训聚焦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涵盖教学创新、科研赋能、技术融合与竞赛育人等多维议题,充分体现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定决心。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建设、推动教研融合,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贡献真理力量。